孫寶源院士主要職務與履歷
香港注冊會計師、太平紳士
普華永道香港及澳門機構企業客戶
審計主管合伙人
普華永道環球監事會委員
普華永道亞太區監事會召集人
普華永道大中華區監事會召集人
香港理工大學基金會監事委員會委員
香港理工大學勵學教授
冠名計劃顧問委員會委員
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香港分會
公益服務委員會委員
歷任
香港交易所上市委員會委員
香港科學園董事/稽核委員會主席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董事
地產代理監管局董事
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香港分會會長
37年前,他考入香港理工學院(香港理工大學前身)
理工大學成為他的母校
37年后,他站在理工大學榮譽院士頒授典禮的臺上
成為理工大學的一份驕傲
他就是孫寶源院士
飲水思源
為母校爭光、為行業建言、為社會作出貢獻
是孫寶源院士持續追尋的使命與目標
2018年11月22日,香港理工大學院士頒授典禮隆重舉行,共授予9位人士大學院士榮譽,他們不僅專業成就卓爾,對理工大學及社會更有非凡的貢獻,是理工大學乃至社會的楷模。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普華永道香港及澳門機構企業客戶審計主管合伙人孫寶源院士便是其中之一。
——引言
記者:獲得院士這個榮譽,給您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孫寶源:這個榮譽是社會賦予的正面肯定,是母校賦予的榮光,是客戶給予的信任,我覺得很榮幸,給了我很大的動力,也敦促我在教育方面的發展上作出更大的貢獻。我希望能夠協助理工大學在未來的發展上出一份力,幫助培養更多的杰出人才,給理工大學在讀的學子們起到一個榜樣的作用。
教育是國之大事,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都離不開人才,就近來說,當下正著力發展的粵港澳大灣區亦是離不開各專業人才,包括會計人才。
香港理工大學校董會主席陳子政先生(右)及校長唐偉章教授(左)頒授院士證書給孫寶源先生
記者:說到人才,香港的會計專業人才對于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將會起到什么作用?
孫寶源:大灣區的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很大,整個大灣區包括了9+2個城市,是一個國家級的發展策略,大灣區一年的經濟總量在1.6萬億美元左右,占全國GDP的14%,這占據了很大的比重,按照發展趨勢,到2020年,相信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總量能夠與東京比肩,到十年后的2030年,粵港澳大灣區產生的經濟總量將超越東京灣區及紐約灣區,成為全球最大的灣區。
而在大灣區的發展進程中,會計行業所起到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大灣區成員有世界工廠,有科技創新城市,吸引了不少國際企業、民營企業等,香港在過去一二十年時間里一直與大灣區的一些城市有較好的交流與往來。
孫寶源先生在頒授典禮上致謝詞
記者:在您看來,香港在大灣區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孫寶源:在9+2城市中,定然是有一些是發展相對較快的城市,其中便包括香港、深圳,也有一些發展相對較慢的城市,在這個灣區中,發展較快的城市起到的其中一個作用便是拉動發展相對較慢的城市,即起到一個總體拉動和推動的作用。
而香港具有很健全的制度,以及很成熟的服務體系,在一個專業領域的服務上,也能給其他城市提供借鑒和服務。從過去二十年來,香港聯交所給企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上市平臺,而香港會計專業的人才在此提供著跨境協助。會計、財務、融資等,無論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型企業,都能夠協助它們符合香港的要求,順利在香港上市。
這是香港的其中一個優勢。
香港理工大學校長唐偉章教授與孫寶源先生合影
記者:從人才的選擇上,您有哪些好的方法可以給9+2中其他城市提供借鑒?
孫寶源:隨著香港與內地的交流越來越頻繁、越來越緊密,對于會計人才的要求也將隨之越來越嚴格。而對于會計師事務所,最核心的資產就是人才,所以人才配置尤其重要。
就拿我們公司來說,每一年我們在香港和內地總共招聘兩千余人,其中香港地區招聘人數在四百人左右,而應聘者數倍于成功受聘者,可謂需“過五關斬六將”,才能謀得職位。我們對于人才的要求有五個,第一要有領導才能;第二要有商業敏感度,能夠透過數字看到背后的原因,依據不同行業的情況去判斷數字有否公平公正地反映相關的商業活動;第三要有國際視野、眼光長遠,了解除本地之外的行業狀況及法律法規;第四要有具體的工作能力,即專業能力,這是基礎;第五是溝通及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能力。
這五個方面要求,也是我們公司能夠躋身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列,穩步發展,并在不斷發展壯大的關鍵因素之一。
孫寶源先生榮獲香港理工大學2018-2019年度院士時與出席典禮的歷屆院士合影(前排右四為孫寶源先生)
記者:高要求選擇人才,不僅可給內地的其他會計師事務所提供借鑒,而且對于人才本身也是一個促進,還能對整個行業、甚至整個社會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促進作用。而社會的發展進程中,也必然少不了人才間的融合,以大灣區為例,香港會計師要進入內地城市,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香港怎樣更好地與內地城市融合?對于香港與大灣區其他城市間人才的引進與輸出,您有什么好的建議?
孫寶源:我覺得首先是對會計資格的認可,內地有中國注冊會計師,香港有香港注冊會計師,彼此間的互相認可,是融合需要的途徑之一。目前來說,香港的會計師在內地執業,需要考取內地的會計師資格,考試科目為6+1,還有內地工作經驗和居住的要求,一般而言是兩年。這可能也有點難度,希望未來在互相認可上縮短時間,比如安排增加豁免科,將兩年的工作經驗要求減少到一年或承認香港相關的工作經驗等,簡化香港會計師到內地服務的申請流程,降低一些要求,增加一些豁免和彈性處理,在香港專業人士到內地生活上提供一些便利等。如此來鼓勵香港的會計師到內地發展。
當然,具體的融合,還是需要看未來具體的發展。
孫寶源先生(左一)出席主持普華永道長沙分所開幕禮
記者:香港的會計專業人才到內地工作,面臨最大的挑戰是什么?
孫寶源:第一個局限是法規方面,香港的會計師事務所要在內地提供審計服務,必須要在內地找一個合伙人,這對于一些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來說是比較難的。其二盡管現在的條例相對來說較寬松,限制較少,但是以后可能會面臨一系列挑戰——監管力度是否會加大?難度是否會提升?是否會繼續允許香港的會計師到內地工作?如果內地在放寬香港會計師進入內地工作的同時要求香港同樣放寬政策準許內地會計師來港,在人數和市場不對等的情況下,香港怎樣面對、解決壓力?
會計師將要面對的另外一個挑戰是,會計準則與審計要求越來越嚴格,工作量越來越大,工作時間越來越長,這對于會計從業人員從身到心都是很大的挑戰。
孫寶源先生曾擔任普華永道資本市場發言人主持新聞發布會
記者:您有什么好的解決之法?
孫寶源:對于香港會計師面臨的第一個挑戰,我當然希望內地給予香港會計師更寬松的政策,吸引香港會計師在內地就業,幫助香港的會計師走出去。大灣區為香港的會計師提供了一個發展的平臺,一個最接近香港的平臺,如果能夠將這個平臺擴大到全中國,對于香港會計師來說,將更好。
第二希望借助一些科技的手段來協助處理一些較為基礎的審查等工作,減少人工,提高效率。與此同時,也需要客戶對自己所選擇的會計事務所建立信心。
孫寶源先生(左一)出席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2017公益關愛日20周年開幕禮
記者:您的理想是什么?
孫寶源:第一理想是希望世界和平,社會繁榮穩定。第二理想是盼望家庭幸福。第三理想是希望能夠為社會多做一點服務,為家庭、為社會增添多一點幸福感。
側 記
除了世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普華永道香港及澳門機構企業客戶審計主管合伙人的身份,孫寶源先生還兼任了許多社會公職,他曾連續五年擔任香港交易及結算所上市委員會委員,歷任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香港分會會長,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香港科學園董事及其稽核委員會主席,地產代理監管局董事,職業訓練局會計業訓練委員會委員等。
諸多的專業服務經驗和社會公職給孫寶源先生創造了增廣見識的機會,讓他有機會看到不同企業和公營機構的成長歷程,從它們克服困難、勇迎挑戰中,思索己身,提升自己,一步步讓自己做到更好。而他也在社會服務上貢獻著自己的專業智慧和心力。
2012年,孫寶源先生因對香港發展的貢獻,獲香港特區政府委任為太平紳士。2013年,因其一直支持母校——香港理工大學的發展,他獲選為理大杰出校友。他在專業、教育及慈善等領域的貢獻,備受各界嘉許。
榮譽的獲得,是肯定,更是鞭策,讓孫寶源先生向著更強、更佳的方向繼續邁步,去為行業、為社會做出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