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為本 構建溝通橋梁——訪香港東區青年會執行主席黃展建先生
專欄:封面故事
發布日期:2019-09-17
閱讀量:2086
作者:華聲文化
收藏:


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政協委員
香港東區青年會執行主席
香港泉州豐澤同鄉總會副會長
香港泉州鯉城同鄉會副會長
香港福建社團聯會青委會副主任
南星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副總裁
神將國際有限公司董事
(臺灣)南星貿易有限公司董事
帝光發展有限公司董事
高添投資有限公司董事
受父母影響
他自幼懂得“有國才有家”
他將一片丹心奉獻青年教育事業
愿做兩地青年溝通的橋梁
追本溯源故鄉情
他亦希望助力推動家鄉建設
為社會奉獻綿薄之力
他將此作為自己奮斗終生的目標
做為新一代的香港青年人,黃展建先生已勇挑起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重擔。他將“愛國愛港”寫進人生歷程,并為之努力工作、奮進,這只因他內心有一個夢想。夢想,是祖國繁榮富強而實現騰飛;夢想,是海峽兩岸與港澳青年能共筑華夏情。從小,黃展建先生就受到父母的諄諄教導——要愛國,有國才有家,而年幼的他卻不知這真正的含義。

黃展建先生出席鰂魚涌居民協會、香港東區青年會慶祝國慶活動時接受執行主席委任狀
父母早年從臺灣來到香港,一路打拼,一直魂牽夢縈的是回到祖國,而這種特殊經歷與情感是他不曾感受的。他的父親黃茂雄先生,是一位富有情懷的愛國者。他與夫人萬碧蓮女士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受邀回到大陸參觀,作為首批回大陸的臺灣人,為兩岸交流溝通作出了積極貢獻。上世紀90年代初,黃茂雄先生提出建立“香港臺灣商會”,并當選為創會會長,連任八屆。1995年4月他又提議成立臺灣同鄉聯誼會,獲選為創會會長。母親萬碧蓮女士也是熱心的愛國人士,曾任福建省政治協商會員會委員、香港泉州社團聯會榮譽會長等,積極促進兩岸交流工作。處在這樣的家庭,他自然受影響深刻。
黃展建先生隨香港泉州同鄉會一眾青年人開展尋根之旅
父母還將“愛國”的思想印刻在了慈善事業中,為祖國建設助力。1994年,父母曾以黃展建先生的名義慷慨向清華大學附中捐贈校舍,這在他心中泛起點點漣漪。帶著這樣的感情,他于中三赴澳洲留學,當時社會環境是非常不友好的,亦令他對自己的身份很迷惑。“以前在澳洲是看不到中文的”,處于這樣的社會氛圍之中,他感覺到不自在、壓抑。
黃展建先生參加香港福建社團聯會舉辦的“撐警”活動
所以畢業后,黃展建先生立刻返港。一開始他投身制衣業,而后參與經營旅行社。受過西方教育與傳統文化熏陶的他,對時代變化發展十分敏感,認識到需要開展不同的旅游業務以適應市場需求,“以前只做香港本土旅游業務,現在內地市場蓬勃發展,我們也開展了很多內地業務”。他創新地開展“單身游”業務,為單身人士開展團體服務,組織去年輕人喜歡的旅游勝地,并設計、提供活動促進彼此關系,“香港社會節奏快,大家都沒有充分時間社交、認識新的朋友,我希望能為年輕人提供這樣一個平臺”。
黃展建先生與雷有得先生探望訓練中的香港東區青年會足球隊成員
而等事業安定后,那長久以來縈繞在心頭的疑惑再次浮現,他亦想尋求一個答案,父母口中那個魂牽夢縈、念念不忘的祖國如今是什么樣?別人口中的那個神秘的國家究竟有著怎樣的面貌?他的父母也常告訴他,“要多走走、多看看,用自己的眼睛去驗證,而不能聽一面之詞”,他決定自己去看、去走一走。
黃展建先生出席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政協會議時留影
黃展建先生走訪了北京、上海等內地城市,看到祖國的發達與繁榮,他內心非常激動和感慨,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是他不曾想到的。他也曾在深圳住過一段時間,那段時光回想起來十分溫暖,“鄰里之間都互相認識,互相關心,逢年過節也會送上親手做的飯菜,這是我以前不曾感受過的”。
少年強則國強,黃展建先生認為“青年教育也十分重要”。如今,他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青年教育上,“我希望可以令更多香港年輕人認識我們的國家。”經歷過那個迷茫的時期,他更懂得了年輕人的心路歷程,所以他愿做一個領路人。黃展建先生隨團在內地考察時合影
他認為與年輕人溝通需要一個有效的平臺傾聽他們的聲音,這也是他加入香港東區青年會的目的。東區青年會雖不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社團,但卻是香港最年輕、最大的青年人團體,在培養、教育青年,促進兩地青年交流的事業上不余遺力。“我們希望通過一個有效途徑促進香港年輕人了解如今內地的發展,同時也希望構建一個兩地年輕人溝通的橋梁”。他介紹到。
黃展建先生支持選舉活動
2019年6月21日,黃展建先生榮任東區青年會第三屆執行主席。他表示會通過一些活動計劃更好地實現目標,他認為體育、文化是非常好的交流渠道,“東區青年會分別有足球隊、籃球隊各一支,我們曾組織與內地團體進行友誼賽等等”。如今,東區青年會已與福建等地的青年團體進行過比賽,通過體育、文化交流活動令香港年輕人對內地有所了解,也加強了兩地青年的情感交流。他在忙碌之余,也經常請年輕人吃飯、暢談,及時了解他們的想法,以“過來人”的經驗為他們答疑解惑。除卻日常工作計劃外,他計劃每兩個月組織一次青年活動,也十分歡迎內地青年加入社團,與香港青年一起做義工活動,在活動中互幫互助、加深情感交流。他亦計劃未來帶領青年到粵港澳大灣區交流、參觀,直接感受祖國的蓬勃發展。
黃展建先生(右一)出席第三屆“海絲情·中國夢”港澳青年精英故鄉行活動
黃展建先生還表示;“未來東區青年會將繼續凝聚青年力量,幫助青年事業發展,為更多年輕人提供發展的平臺。并將繼續促進兩地青年的情感交流,為香港青年人認識國家、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自關注青年教育之后,黃展建先生對子女教育也有了新的認識,他認為:“不能忘記根”,無論在哪里,傳統文化的根不能忘卻,需深深扎根在這個家庭中。“逢節日、大事我們全家都會聚在一起,這也是我們文化中注重家庭交流的傳統,亦是對孩子很好的教育。”延續愛國情,也在第三代身上體現,他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機會能接受內地的教育:“我希望孩子能到故鄉福建去學習一年,令他有機會學習到普通話、閩南語,更重要的是學習到愛國精神、多了解歷史。”他強調孩子需學好歷史,因為“知歷史,可知我們的國家。”他笑說自己中文不太好,但是希望孩子能“青出于藍勝于藍”。
黃展建先生與青年人活動時合影
除此之外,黃展建先生的拳拳赤子心還牽掛著家鄉建設和發展。對于能擔任泉州市豐澤區政協委員,他感到非常榮幸:“我一直希望能為家鄉做一點實事,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我認識家鄉、并作一點微薄的貢獻。”他的父親也曾教導他,“一個人需根據自己的能力,挺身而出為社會公益事業做些事情,財富取之于社會,也要用之于社會。”他對此非常認同,表示將繼續為助力家鄉公益、推動青年教育事業發展而努力。加入豐澤同鄉會也讓他認識了各行各界的人,發現商機之余,同鄉會大家庭的互幫互助亦讓他感受到溫暖,他認為家鄉未來發展潛力無限,并希望在家鄉能投資、建設一番事業。拳拳赤子心,殷殷愛國情,黃展建先生心系青年教育,將凝聚青年力量、推動青年發展、增強兩地青年交流視為奮斗的事業,并將持之以恒、不懈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