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視頻觀看華聲文化2020年慶國慶·迎中秋聯歡慶典之《嫦娥奔月》情景劇“盛世華誕·喜迎中秋·家國同慶——華聲文化2020年慶國慶·迎中秋聯歡慶典”9月20日在華聲藝術中心盛大舉行。其中,一臺精彩的《嫦娥奔月》情景劇,以幽默的表演內容和創新的表演形式,寓教于樂地演繹了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在創造歡樂、收獲歡笑的同時,為現場及鏡頭后的觀眾傳達了美滿團圓的內涵。
華聲文化黨支部書記、董事長汪建華談及,古時,中秋節就被稱為“團圓節”,中華民族歷來非常重視“圓”。團圓是天倫之圓、夫妻團圓、親人團圓、骨肉情深、家庭和諧、社會和諧,安享天倫之樂。今年,我國遭遇疫情、洪澇及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全面收官的關鍵之年,華聲文化應履行社會責任,發揮企業家精神,保住企業就是保住社會生產力,為國家排憂解難。她表示,2020年因新冠肺炎的暴發而變得非同尋常,華聲文化正是因每一位華聲人同舟共濟、團結一心的合作精神,才得以渡過擺在面前的一切困難和挑戰。舉辦是次慶典,也是希望能為大家鼓勁,繼續保持旺盛的奮斗力,將家國團圓夢融入中華復興夢。華燈齊綻放,天涯共此時。在此刻家國團圓、家國同慶之際,她祝愿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祝愿56個民族的兄弟姐妹幸福安康,祝愿華夏子孫再譜新章,祝愿華聲人事事如意、華聲明天會更好!
《今日華人》采訪部主任、《嫦娥奔月》情景劇導演程晨對演員在舞臺上的表現深感滿意。他認為演員游刃有余的表演,完整地詮釋了劇本的精神,這正是劇組的初衷——通過一種幽默詼諧的方式,讓更多人可以在趣味中主動了解民俗民風,傳揚傳統文化。他表示,今年國慶節與中秋節為同一天,聯稱雙節,傳統與時代融合,普天同慶?!敖衲暾瞪钲谔貐^建區40周年,我們所生活的深圳所發生的巨大變化令人矚目,作為在深圳的奮斗者,我們華聲文化更應高舉文化旗幟,與國家的前進步伐保持高度一致?!?/span>
在演出中扮演嫦娥的集團外聯部主任鄧麗云說道,編排節目的初衷,是希望通過情景劇的方式,加深大朋友、小朋友對嫦娥奔月故事的了解,進而介紹中秋賞月之風俗的由來。同時,節目采用喜劇形式,不僅希望為觀眾帶來更多歡樂,也希望可以在大團圓的和諧氛圍中,為大家送出“花好月圓人團圓”的中秋祝福。

“第一次參與情景劇表演,我心中既有忐忑,也曾產生過退縮的念頭。但最后,在劇組同事的耐心引導中,我也慶幸我們最終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币猿錾谋硌莶┑糜^眾一致認可的后羿扮演者——蔡紀功回憶道,團圓的愿景,是中國人愛家愛國的家國情懷的直白體現,他也希望《嫦娥奔月》情景劇能很好地詮釋團圓的意義,并祝愿大家生活圓滿。
以外,第一次出演情景劇就擔任重要角色的林曉國談到,是導演為他帶來的諸多有益建議使他逐漸克服了表現上的障礙,忠實還原了逄蒙的神態。

“十個太陽”的扮演者李夢琦回想起劇組排練過程中不斷創新的嘗試,同樣感到妙趣橫生。出色詮釋了王母娘娘之莊重的劉志梅則對古裝和古語的美輪美奐尤其記憶猶新,也借此深刻地體會到了中國文化的傳統內涵。演出開始,劇組以視頻介紹搭配演員表演的方式,向觀眾展示了十個太陽致使人間生靈涂炭的背景故事。接著,男主角后羿登臺,在演繹了“羿射九日”的經典場面后,劇情先后介紹了后羿與嫦娥相愛,以及后羿招收徒兒逄蒙的經過。



隨著劇情的進展,后羿因射日有功而獲得王母娘娘的嘉獎——長生不老仙丹,故事的視角自此開始向嫦娥處轉移。變節后的逄蒙因妄圖偷竊由嫦娥保管的仙丹而與后者爆發沖突,周旋之際,情勢所迫,嫦娥決定吞下仙丹自保,如此一來便上演了經典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就這樣,嫦娥隨著旁白的襯托,“飄出窗戶,飄過灑滿月光的曠野,飛到了高舉頭頂的皎潔明月之上。”




再次出現在舞臺上的后羿,眼前所見的一切都早已經物是人非。但在演員幽默的表演方式中,嫦娥和后羿最終找到了方法——通過擺設香案,在月光下獲得了重逢。
在這里,在演員合家歡式的謝幕場面中迎來了整場情景劇的結束。而這,就是中秋節賞月風俗背后的美麗傳說。

【本文原創,由GJF發布于深圳市華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網站。未經許可,禁止轉載。一經發現,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