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69无遮挡免费视频/亚洲a级大片/亚洲理论片/狂野欧美性猛交bbbb

搜索

在線客服

在線客服
工作時間

周一周五 8:30-17:30

聯系方式

李小姐0755-23917581

見賢思齊 行穩致遠——訪廣東省政協委員?陳文洲先生BBS,JP
專欄:封面故事
發布日期:2020-02-10
閱讀量:7182
作者:華聲文化
收藏:


陳文洲先生簡介




陳文洲先生,太平紳士、香港特別行政區“銅紫荊星章”和普寧市“鐵山蘭花獎”獲得者、貝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廣東省政協委員、廣東省海外聯誼會常務理事、香港工商總會會長、筑福香港基金會常務理事、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之友會長、香港友好促進會會員、北區各界大聯盟榮譽會長、香港大學基金名譽董事、饒學聯匯榮譽主席、饒學研究基金董事、北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委員、香港區潮人聯會永遠名譽會長、九龍西潮人聯會永遠名譽會長、普寧同鄉聯誼會榮譽顧問、香港揭陽僑聯聯誼會名譽主席,2015年至2017年獲普寧市慈善總會救助先天性心臓病兒童感謝狀;2016年獲香港義工聯盟評為2016年度優秀義工獎,2016年榮獲行政長官梁振英先生頒發“弘揚中華文化感謝狀”。
                                               

2015年7月陳文洲先生獲得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梁振英頒授銅紫荊星章







“求真、求是、求正”,是饒宗頤教授堅持做學問的“三求”,也是香港工商總會會長、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之友會長——陳文洲先生多年來認同的價值觀。“求真,即追求真相;求是,即明辨是非;求正,即做人要正氣、正大、正為。這不但是饒老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態度,也是對我當下以及未來的人生指向。

2019年7月陳文洲先生獲得特區政府行政長官委任為太平紳士

白手起家的陳文洲先生,富有經商天賦,事業有成,同時十分熱衷文化教育、社會公益。他崇拜愛國僑領莊世平,與學界泰斗饒宗頤亦師亦友,見賢思齊,他致力推廣饒學研究,以此修身養性,推崇青年勤勉奮斗,提攜和督促青年成長,回饋社會,達己達人。



引子


2019年7月1日,香港特區政府公布了2019年授勛名單,潮籍人士、廣東省政協委員陳文洲先生被委任為太平紳士。“我為自己能在粵港文化公益方面作一些貢獻而感到滿足,以后會付諸更多心力,用心參與。”實際上,2017年,陳文洲先生就因一直心系桑梓,慷慨解囊,長期致力支持家鄉的公益福利事業,受到家鄉普寧人民的認可,為表彰他對家鄉的赤誠之心和仁德善舉,普寧市人民政府授予其“鐵山蘭花獎”。此外,2015年他榮獲香港特別行政區頒授“銅紫荊星章”;2013年獲香港大學徐立之校長授予“弘揚饒學文化藝術嘉獎狀”……

陳文洲先生出席省政協大會



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質高


祖籍普寧的陳文洲先生,自小對愛國僑領莊世平莊老的故事耳濡目染,那時,他經常想:那是怎樣的一個人,能夠在商界創下許多傳奇?那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將自身千億資產全部奉獻給了國家?

受到莊老深厚的愛國情懷、無私的奉獻精神的影響,陳文洲先生以莊老為榜樣,取之社會,饋之社會。在事業豐收之后,他便懷著感恩的心為社會出一份力。2017年,當他知道普寧市新一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十分關心文化事業的發展,特別是張時義市委書記希望能豐富莊世平博物館藏品,使世人更全面地認識莊老,同時帶動在外鄉賢熱心家鄉文化事業發展的設想時,熱衷收藏的陳文洲先生在莊老家屬的支持下,將多年來通過各種渠道收集來的、莊老生前珍藏的書畫作品捐贈給了莊世平博物館,此次捐贈的作品共計39件41張,其中書法作品19張21件,國畫作品20件20張。他指出:眾所周知,莊老是華人華僑當中的一座精神豐碑,他愛國愛鄉、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故事傳遍海內外,載入國家史冊,廣為世人弘揚,而莊世平博物館正是最佳弘揚和傳承其精神與故事的載體之一。通過此次捐贈,他希望能以此拋磚引玉,帶動更多在外的鄉賢出心出力推動普寧文化事業發展,同時進一步宣傳和弘揚莊老深厚的愛國愛鄉情懷、百折不撓的民族精神。



2017年1月陳文洲先生向普寧市莊世平博物館捐贈莊老生前珍藏的四十一件(套)書畫并在普寧市人民政府舉行儀式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在生活當中,陳文洲先生深知榜樣的重要。多年前,喜好文化、知書擅畫的他結識了享譽海內外的學界泰斗和書畫大師饒宗頤,并在此后與之亦師亦友,前后長達近十年。在這個過程中,他不但全身心投入饒學研究,弘揚饒老精神,而且還二次陪同饒老前往揭陽出席宗頤亭、饒宗頤學術館揭幕儀式和揭陽宗頤書院奠基儀式,并陪同其前往日本開展文化之旅,前往法國巴黎彤閣蓮蓮吉慶—饒宗頤教授荷花書畫展開幕式等,情誼不斷加深。“為什么百歲饒老還會去推動中法文化藝術交流?是因為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讓全世界人了解中國文化,在這方面,我跟著饒老一路學,希望能為文化、藝術出一份力。


2017年10月年獲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邀請,陳文洲先生陪同饒公前往禮賓府茶敘


陳文洲先生在饒學聯匯成立儀式上榮獲行政長官梁振英先生頒發“弘揚中華文化感謝狀”


“饒學,作為研究饒宗頤先生學術成就的一門新興學科,是饒老在地方史、中國文化史和中外交流史所涵蓋的學術與藝術上的綜合成就,乃學術與藝術之巨大寶庫,推廣饒學文化意義重大。”他說。

國家領導人曾說過: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將這句話放在這里,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可以說,崇尚榜樣才會產生榜樣,爭做榜樣才能榜樣輩出。陳文洲先生正是如此做的。



若是勤勉行正道,自然天地不相虧


在文化公益事業上不斷努力的陳文洲先生,在商界亦有所成。

八十年代,陳文洲先生到深圳闖蕩,做外貿生意成為他開創事業的第一步。1994年,他前往香港,轉行做珠寶生意。然而,在經商過程中他也曾遇到了較大的困難,但凡事不輕言放棄的他,跌倒了也趕快爬起來。他的努力得到了朋友們的支持并戰勝了當時的困難。

2015年8月陳文洲先生參與組織北區各界青年“深港心連心交流團”,讓青年人加深對內地文化、歷史、政治的認識和了解


2014年9月陳文洲先生出席“筑夢之旅一閩港青年攜手創末來”活動


“我父親是做藥材生意的,但我希望能打出自己的一片天。一位世伯借我的一筆啟動資金,讓我有了創業的可能。一直以來全靠朋友們的支持才有今天,我也感激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朋友,所以常會懷著感恩之心,在回饋社會時貢獻一己之力。

2017年6月陳文洲先生贈助北區民政事務處慶祝香港回歸二十周年植樹


2015年,他帶領新界北區青少年2000多人到深圳,參觀了蓮花山、福田創意園等等,并親自向大家講解深圳這座國際化的新城市關于“效率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的故事。以在深圳創業、并成功做到上市的海歸學生的故事為例,他鼓勵香港青年要學習、要努力,并相信努力一定會有回報。

 2018年10月香港工商總會拜訪中央統戰部


2019年5月陳文洲先生出席中華海外聯誼會第五屆理事會活動


因有專業管理團隊協助,陳文洲先生只需用一些時間處理自己公司業務,一些時間做社會公益事業,并當中擔任了三屆香港工商總會會長。“我們香港工商總會是一個秉承傳統、立場堅定的愛國商會。在增進會員之團結和促進福利事宜方面做了許多工作。近幾年,我們陸續舉辦了幾場大型活動,例如2015年,我們總會舉行海洋公園同樂日,組織新界區基層家庭3800多人免費到海洋公園游玩,2016年與筑福香港基金會組織了6500人新界區低收入家庭參與的‘筑福香港奇幻迪斯尼歡樂日’……這些服務基層社區的活動,贏得了大家的贊譽;2016年,我們會組織了600多名青少年前往惠州參觀等,類似活動不勝枚舉。



參政議政,助力粵港交流合作共發展


與此同時,陳文洲先生大力支持“一國兩制”事業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在國家認同和人心回歸方面不遺余力地推動。多年來,他經常參與新界各界、北區各界籌辦及出席潮屬各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慶祝國慶等相關活動,并長期支持地區工作。2015年至2017年,他在北區多次宴請1400位長者參加盆菜宴并舉行慶祝國慶活動。2013年,他與香港工商總會各會長拜訪了特首梁振英并進行意見交流;2014年,出席“筑夢之旅—閩港攜手創未來”新界各界人士賀國慶65周年福建專列團活動;2015年參與組織北區義工400多人參加北區各界支持依法落實2017普選大聯盟活動、支持第二輪政改諮詢、爭取一人一票選特首座談晚會,并贊助了當時的全場費用…… 

陳文洲先生與香港工商總會成員們出席“林太與您同行新界各界聚會”活動時合影

2019年6月陳文洲先生參與贈助北區各界慶委會慶祝香港回歸二十二周年活動并擔任大會執行會長


陳文洲先生在為新界社團聯會捐贈電子科技產品儀式上發言

 

除了這些,陳文洲先生在加強粵港交流方面亦積極參與。擔任廣東省政協委員的他,見到多達數萬在粵學童每天起早摸黑,跨境求學,來回奔波,十分擔心學童的健康成長問題。鑒于此,他提出了“關于港人子女在粵享有與內地學生同等受教育權利的建議”。因之前時機尚未成熟,他便連續五年堅持遞交這一提案,矢志不移,在第五年之際,這一提案終獲教育部門通過。“2017年,港澳臺身份的學生可在內地任何一個省份就讀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和內地學生享受同等的待遇。”得知這一消息時,陳文洲先生激動和興奮不已,“透過在內地接受教育,港籍學生在無形中加深對國家的認識,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長。同時,粵港一家親,隨著兩地的聯系更加密切,經濟、文化往來將更加頻密,將有更多港人前往廣東投資置業和工作,更多港人子女將在粵接受教育。

2019年7月陳文洲先生參加添馬公園撐警活動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積極推進之時,陳文洲先生聯合同為廣東省政協委員的林楚昭提出了“關于建立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協同機制的建議”,建議指出:創新型人才是推動灣區經濟的核心動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間的高校融合、高層次人才流動、建立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協同機制,促進區內資金、人才、技術的流動十分關鍵。為此并提出四點內容:一,建立粵港澳大灣區高校聯盟;二,推動粵港澳科研經費互通,重點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優勢學科;三,構建三地高水平大學信息交流與合作平臺,提升灣區科技創新成果的輻射力;四,建立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聯席會議制度……這些建議高屋建瓴,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指引。



千秋大業重教育,一心一意助青年


對于近幾個月香港所發生的暴亂,陳文洲先生認為在教育、特別是在愛國教育上要加大力度。“香港學生與國家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如果有更多的學生來大灣區讀書將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未來再建幾十所中學都不夠用。”在之前的提案已被采納的基礎上,他殷切地希望能爭取到現享有在內地就讀港籍初中生,能夠繼續享有內地學生的同等權利參加中考。“今年和明年,我將更加努力去爭取,只要對香港青少年有幫助的,我都會盡力去做。

2017年6月陳文洲先生參與贈助筑夢之旅一香港各界貴州專列團(擔任專列團常務副團長)


2019年3月陳文洲先生出席香港青年協會活動


作為經常往來香港與內地的陳文洲先生,將家也安在了深圳,他對深圳有著深深的歸屬感:“走過世界上那么多城市,最令人心安和舒適的仍是深圳。作為一座新興城市,她吸納了世界先進城市的經驗,充滿生機,也凝聚了中國智慧,我要做的就是,講好深圳故事。

他說,因為一些社會不安因素,更要做社會公益,關注弱勢群體,而香港的青年是香港的明天,一定要多帶他們了解大灣區,了解國家。“特別是,建議家長要多陪一陪孩子,要讓他們學習國家發展的歷史,讓他們透過歷史,真正了解祖國、認識祖國。

陳文洲先生堅定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每屆區議會選舉都積極投身助選支持愛國愛港隊伍,圖為2015年陳文洲先生參加地區區議會助選工作


總結自身的經驗,陳文洲先生也向青年人分享了三個“人生錦囊”:“一,碰到事情,多與家人、朋友溝通、商量,好的朋友會開導你,讓你靜下來想一想;二,創業人士可往內地尋找機遇,要善于與朋友共同合作,分擔風險,從小處做起;三,青年人要多讀書,多學習,即使碰到失敗,相信那是暫時,保持穩定情緒,與家人和諧相處。

作為一名潮汕人,陳文洲先生在生活中洗禮,其身上的潮汕人精神更為明顯,更難得的是,他堅持以智者為向導,向智者學習,向智者致意,亦趨亦行,成就自己的同時也成就了他人。所謂“見賢思齊者;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而他所走過的路,正是這話的印證!



上一頁:志存千里始于行 ——訪澳門工商聯會常務副理事長何志麟博士
下一頁:揚善立德傳家風——訪湖州旅港同鄉會會長顧偉誠先生